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

[職場甘苦] 震撼!華為離職副總裁爆:年薪千萬人的工作心得




徐家駿是華為數據中心的頭,技術超級牛人,一級部門總監,華為副總裁,年收入過千萬。從一個普通的公司職員,到年薪千萬的華為副總裁,再到離開華為轉戰百度,徐家駿的十年從業經歷和經驗對於任何渴望成功的人來說絕對可資借鑒,我們從中也可以一窺華為公司的運作過程和徐的職業規劃。世界上本沒有好工作,下的功夫夠了,好工作自會找上門的。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珍愛生命。

上周,我正式提交了離職報告,準備給自己的職業生涯一個很大的轉折,這是我長時間的思考最後所做的決定。但真的提出離職後,回想在公司的十年,還是百感交集。

轉眼工作十年了,在華為的十年,正是華為從名不出專業圈子到現在成為路人皆知的大公司,高速發展的十年,見證了公司多年的奮鬥歷程。也投身其中,在大潮中邊學邊游泳,走到今天。現在我要離開公司了,準備去開始新的事業,接受全新的挑戰,我將要去做的事情,風險很大,很有可能是九死一生,九死後還能不能有一生,也難說。在開始新的事業之前,想起了對過去的十年做個一個詳細的總結。在一個象華為這樣高速發展的大企業工作,有時是一種煉獄般的鍛煉,如果我能夠總結十年的經驗和教訓,從中學到關鍵的做事、做人的道理,我想對將來一定大有益處。

這些年來有些人離開公司,寫一些東西或書,對公司指手畫腳、評頭論足、指點江山,對公司的高層領導逐個點評一番,我個人感覺除了帶來一些娛樂價值,還有什麼益處呢?公司照樣在發展,發展的背後,6萬人種種夢想、努力、貢獻、犧牲、奮鬥、抱怨、不滿、沉澱、離去、希望、失落;發展的背後,種種機會、重大決策、危機、失誤等等的內在邏輯又豈是局外人說得清楚?我不想多說公司,只是想對自己的工作經歷好好反思反思,想想自己做了什麼努力,做了什麼貢獻,做了什麼自己最高興、做了什麼自己最受益、學到了什麼?

總得說來,我在華為的十年是懵懵懂懂過來的,當初我好像沒有什麼遠大的理想、沒有詳細的規劃,只是想著把一件一件事情做好。通過自己的總結和反思,將來我希望自己能夠更加有規劃、更加清晰一點。

大概想了想,我覺得有以下幾點,是這些年深有體會的經驗和教訓,值得今後再發揚。

一、「從小事做起,學會吃虧,與他人合作」

這是研究生畢業前最後一堂課,電子電路的老師最後送給我們幾句話,雖然我忘了這位老師的名字,但這幾句話卻至今銘記。在華為的工作實踐,越發感受到這簡單的幾條的道理深刻。從小事做起不是一直滿足於做小事,也不是誇誇其談好高騖遠。學會吃虧不是忍受吃虧,是不斤斤計較於一時一地的是非得失,是有勇氣關鍵時候的放棄。

二、「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我們很多的成功,來自於敢想,敢做,就像我第一次接到問題單,根本不懂,但敢去試,敢去解決,還真的解決了;就像我們做SPES,即使沒人、沒技術、沒積累,還有CISCO等大公司也在做,我們也敢做,敢推行,不盲目崇拜或畏懼權威,也取得了成功。當然,這不只是盲目的膽大,心大還意味著積極地關注廣大的外部世界,開闊寬容的心胸接受種種新鮮事物。

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這句話用來形容對IT人的要求,最貼切不過了。真正的成功者和專家都是「最不怕學習」的人,啥東西不懂,拿過來學唄。我們IT現在有個技術大牛譚博,其實他不是天生大牛,也是從外行通過學習成為超級專家的,他自己有一次跟我說,當年一開始做UNIX系統管理員時,看到#提示符大吃一驚,因為自己用過多年在UNIX下搞開發都是%提示符,從未有過管理員權限。

看看專家的當初就這水平!當年跟我做備份項目時,我讓他研究一下ORALCE數據庫時點回退的備份和恢復方法,他望文生義,以為數據庫的回退是像人倒退走路一樣的,這很有點幽默的味道了,但他天天早上起來,上班前先看一小時書,多年積累下來,現在在系統、數據庫、開發等多個領域已成為沒人挑戰的超級專家了。但是,學習絕對不是光從書本學習,其實更重要的是從實踐工作中學習,向周邊學習。

比如說我在華為覺得學到最重要的一個理念是「要善於利用逆境」,華為在冬天的時候沒有天天強調困難,而是提出「利用冬天的機會扭轉全球競爭格局」並真的取得成功,如果沒有這個冬天,華為可能還要落後業界大腕更多年份;華為在被CISCO起訴時沒有慌亂,而是積極應對,利用了這次起訴達到了花幾億美金可能達不到的提高知名度的效果。等等這些,把幾乎是滅頂之災的境遇反而轉化為成功的有利條件,對我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也對公司高層十分佩服。

四、勇於實踐,勇於犯錯,善於反思

很多事情知易行難,關鍵是要有行動,特別是管理類的一些理論、方法、觀念。空談、空規劃一點用處都沒有,不如實際把它做出來,做出來後不斷反思改進,實實在在最有說服力。沒有實踐中的反覆演練和反思,即使是人人皆知的東西要做好都其實不容易,

舉個小例子,比如做管理者要會傾聽,我想華為99.9%的管理者都很懂這一點,但實際做的如何呢?華為有多少管理者做到了不打斷別人講話?不急於下結論給定義?不急於提供解決方案?有多少管理者能夠做到自然地引導對方表達?問問對方感受?確認自己明白對方?

五、要有方法、有套路,對問題系統思考、對解決方案有戰略性的設計

在前幾年的工作中,由於取得了一點成功,技術上也有了一點研究,就開始夜郎自大起來了,後來公司化重金請來了大批顧問,一開始對有些顧問還真不怎麼感冒。後來幾年公司規模越來越大、IT的複雜性越來越增加的情況下,逐漸理解了很多。

西方公司職業化的專家,做任何事情都有方法論、有套路,甚至於如何開一個會都有很多套路,後來我對這些套路的研究有了興趣,自己總結出了不少套路並給部門的骨幹培訓和討論。在一個複雜的環境下,很多問題已經不能就事論事來研究和解決,非常需要系統性的方法和戰略性的眼光。

對於一個組織的運作來講,制度和流程的設計尤其需要這一點。愛恩斯坦說過: We cant solve problems by using the same kind of thinking we used when we created them.

六、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

公司大了,人多了,混日子也容易了。人很容易陷入隨波逐流、不深入業務的境地,而看不到問題和危險。專家有過一個研究,雪崩發生時,一般受害者都是一批一批的,很少有單個人的受害者,原因很簡單,單個人在雪崩多發地會相當小心和警覺。

但一個群體,群體越大,每個個體就會有一種虛幻的安全感和人云亦云的判斷,但現實是不管群體的力量有多大,雪崩都是不可抵抗的。因此我覺得在大的機構裡,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尤為重要。

七、少抱怨、少空談、積極主動,多干實事

我曾經是個抱怨很多的憤青,經常容易陷入抱怨之中。但多年的工作使得我有所轉變,因為知道了抱怨是最無濟於事的。世界上永遠有不完美的事情,永遠有麻煩,唯一的解決之道是面對它,解決它。

做實實在在的事情,改變我們不滿的現狀,改變我們不滿的自己。實際上也有很多值得抱怨的事情都是我們自己一手搞出來的,比如社會上很常見的是高級幹部退下來了,抱怨人心不古、感慨世態炎涼,如果好好去探究一下,原因很可能是他權位在手春風得意時不可一世、視他人如糞土造成的。

八、對職業負責、對目標負責,對自己負責,成功者往往自覺自律、信守承諾、心無旁騖

大企業肯定會有績效考核、會有論功行賞、會有KPI、會有領導指示、甚至會有一點企業政治,但如果我們片面地追求考核成績、片面追求KPI指標、片面追求權錢利益,片面地對上負責、對別人負責,而不對自己負責、不對自己的目標負責,失去工作的使命感、責任心、熱情和好奇心,必將不能達到自己的最佳境界。而一個企業如何能夠成功營造一個環境,讓每個個體盡量發揮到最佳境界,企業也會戰無不勝。

九、多點人文修養和審美情趣,看起來與工作不怎麼相關,其實太相關了

傑出成就的取得離不開對美的境界的追求,最偉大的科學發現,往往蘊涵著秩序、簡潔和美。缺乏一點審美的追求,什麼UGLY的事情都敢做、不擇手段、凡事湊合,一點都不「高雅」,必將不能長久。

十、「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關注人,幫助人,真誠待人,厚道做人

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由於媒體的作用,過分渲染了人與人之間日益冷漠、詭詐的關係,但實際的社會、社區可能真的不是那麼回事,起碼我來華為之前,對一個大企業中工作的人事關係開始還有點未知的恐懼,但實際上在這個集體中的感覺幾乎人人都能開放、真誠相待,關係融洽和諧。

所以關鍵是我們自己要能夠真誠對待他人,在與他人互動中將心比心。當然,工作中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實際上衝突也是沒有必要去避免,甚至很多衝突對組織來講,是大有益處的。就像夫妻吵一架後感情往往更好。

只要我們掌握兩大原則:
1)對事不對人。
2)與人為善。就肯定能把適度的衝突引導到對自己、對組織都有利的方向。

十一、開放和分享的態度

在一個高科技公司工作,如果報著保守和封閉的心態,成長肯定會受阻。

十二、做好時間管理

在華為工作十年,3650天,工作日3000天左右,這些時間是不是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了,有效的、有產出的工作時間究竟有多少,實在值得懷疑。時間管理是我在華為工作當中最大的教訓之一,可能也是公司整體性的問題,工作缺乏計劃,經常是面臨不斷的被打斷;或者是不斷去打斷同事下屬;或者是不斷的會議、討論,佔去絕大部分的時間;或者是被自己的興趣所牽引,花大量時間搞一些不著邊際的事情;或者是花很多時間在一些細枝末節的事情上,把很難很重要的事情一直拖到非解決不可的地步然後被迫倉促行事。現在回想,如果真的能管理好這十年時間,我覺得成就應該大很多。

2014年9月14日 星期日

【轉載】10檔行動支付概念股

蘋果iPhone 6具備NFC(近距離無線傳輸)的ALL Pay行動支付功能,讓不少人驚豔,也預告行動支付時代的到來。台股方面,包括系統整合商精誠 (6214) 、第三方支付概念股歐買尬 (3687) 、全家 (5903) 、POS機大廠飛捷 (6206) 、振樺電 (8114) 、開發出具備NFC功能SDIO晶片的偉詮電、五大電信公司等10檔個股,均是行動支付服務的明日之星。

與銀行關係密切的系統整合商精誠資訊表示,該公司因應行動支付商機,推出「銀行行動支付服務整體解決方案」,包括電子錢包、行動裝置、讀取載具、安全機制、App開發、終端收單裝置,從設備與系統到測試維運均涵蓋。

而旗下擁有第三方支付服務公司歐付寶的歐買尬,總經理林一泓在日前就表示,預計明年要與全家便利店共同推出行動支付服務。

消費者只要下載歐付寶的App,在超商中刷條碼即可完成付款;全家也已入股歐付寶,取得6%的股份及一席董事。

至於五大電信,包括中華電、台灣大、遠傳、亞太及台灣之星,在去年已共同合資成立TSM(Trusted Service Management),名稱為群信行動數位科技,該平台就是發展NFC技術;雖然iPhone 6的AllPay功能不一定能在台灣使用,但五大電信對行動支付的布局仍相當積極。

法人表示,飛捷、振樺電則是卡位行動POS機的商機。振樺電在NFC讀卡機領域布局已久,飛捷的Mobile POS機器,內建磁碼、晶片、NFC及2維條碼掃描器四合一載具,做好搶進行動收付市場的準備。至於IC設計偉詮電子,則是已開發出具備NFC功能的SDIO晶片,並可結合指紋辨識感應器,也躋身行動支付概念股之一。

2014年8月23日 星期六

「轉載」:外資上周五(22日)在台股翻多‧‧‧

外資上周五(22日)在台股翻多,同時投信、自營商、四大基金、代操基金、八大公股行庫等五大勢力也備妥銀彈,新一波資金潮來臨,帶動國泰金、裕隆、台積電等15檔個股衝鋒。




















資料來源:

轉載:「金九銀十」消費旺季啟動

「金九銀十」消費旺季啟動,受惠中秋連假、十一黃金周的加持,中國大陸13億人口的消費商機,帶動內需及消費產業,如百貨、觀光、3C賣場等營運攀升,14檔概念股將喜迎錢潮。

今年中秋節是在9月8日,兩岸都有三天連假,隨後大陸的十一長假緊接著登場,將從10月1日起至7日,連放七天。在兩大假期的加乘效果下,被市場稱之為「金九銀十」的消費旺季。

觀察近期國際股市重拾漲勢,其中,大陸因預期13億人民將利用假期積極消費,第3季、4季的零售數據可望強勁,積極反映在股市的表現,上證、深圳指數近一個月漲幅約一成。

日盛投顧總經理李秀利表示,時序進入「金九銀十」消費旺季,根據過去經驗,這段期間大陸消費類股及陸股表現相對亮麗,在現階段全球股市震盪之際,可作為參考方向。

雖然近年大陸薪資飛漲,勞動成本水漲船高,但反映在內需消費市場上,中低階平板、智慧型手機等消費電子拉貨力道逐漸增強,食品、家電、汽車、觀光等傳產業都有穩健獲利成長的營收表現。

環視台股盤面上,具備業績成長、法人買超的「金九銀十」概念股,3C賣場包括藍天、燦坤;內需消費包括統一、全家、潤泰全;汽車有裕隆、和大;觀光有晶華、六福;航空則有華航、長榮航等。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2014年6月10日 星期二

2014/04/25
"We're not seeing total craziness or anything of the sort, but we're certainly seeing some companies go public at very high valuations." -- Warren Buffett

「我們還沒看到全面狂熱之類的情況,但確有一些公司上市的價位相當高。」
美股近來屢創新高,巴菲特認為「泡沫」還不是太多,美股現處於合理大區間。他說雖然不是很懂科技股估價,但2001年前什麼產品都賣得出去,現在卻沒有。以目前價位,他能買的科技股極少。

轉載自:譯言堂

2014年4月28日 星期一

【轉載】舊的正常收益為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認為“新目標”美國經濟增長

“新常態”美國經濟正在開始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經典的擴張。
一個加快復甦的跡象概念是持久的停滯已經成為常態,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通過先進的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的一個觀點是值得懷疑的比爾·格羅斯,西北大學的羅伯特·戈登和前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
前景改善的背後:消費者工作下來他們的債務後,花更多的自由,從政府預算約束,住房的恢復和拖動少繼續寬鬆的貨幣政策。
“我們正在回歸到一個正常的老,說:”尼爾·杜塔,美國經濟研究部門負責人在紐約文藝復興時期的宏觀研究。“很多被抱著的經濟重新納入逆風都開始減弱,包括當地的政府支出,財政緊縮和家庭資產負債表去槓桿化。”
所謂“新常態”是由建築,推廣在2009年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的共同創始人和首席投資官,和前首席執行官穆罕默德·埃里安來形容低回報的時代,提高政府監管,在世界經濟削弱美國的影響力並為發展中國家發揮更大的作用。該術語由彭博新聞社記者富米勒。
格羅斯和埃爾 - 埃利安盯住美國經濟增長在以下三至五年的2%左右,一期已接近尾聲。

“新目標”

“你會看到在未來的幾年是我們要去頭回一個新的目的地,” 斯科特·馬瑟,為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的六副首席投資官員之一,在4月25日接受彭博電台採訪時說。美國經濟增長公司的預測提高到了高2%的水平,“這比我們已經經歷了幾年的成長子2%的水平更好,”他說。
平均預測的經濟學家彭博調查這個月要求增長加速到至少3%的2014年的休息和隨後兩年的速度。杜塔認為3.5%的擴張在未來三個季度,並表示為隨後兩年3%“似乎是合理的”。
該預測是在每季度的3.1%的年平均增長率從1980年至2007年經濟衰退的起始行。自2009年6月自1930年代以來最深的經濟衰退的結束,季度平均增長率為2.4%。這比看到在繼前三次經濟衰退可比18季期間的平均3.8%的速度較慢。

持久鬆弛

皮卡將進來持久鬆弛的臉在勞動力市場,這是保持美聯儲承諾寬鬆政策,以實現充分就業和2%的通貨膨脹率,主席珍妮特·耶倫在4月16日講話中說。失業率6.7%三月仍高於5.2%至5.6%的水平,政策制定者考慮充分就業。
“這個缺口依然顯著,並在我們的基準預測,這將需要兩年多收,”耶倫,67,紐約經濟俱樂部說。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參與者預測的2.8%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3%的2014年,3%,2015年3.2%和2.5%至3%的2016年。
“我們正在長足的進步,許多是來自於危機的不利因素,從財政政策,從住房,都開始消散,”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多倫多表示,4月22日。
雖然房屋已經在最近幾個月迷迷糊糊的,超過550萬個新的和二手房是在2013年,該行業最好的一年,因為2006年出售,根據數據來自商務部和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

金融危機

“許多預報員,我會把我自己當中,認為我們正在尋找一個非常好的潛力,更快的增長在美國和對金融危機的巨大衝擊全面復甦持續的進展,”伯南克說。
伯南克的任期在期滿美聯儲1月31日,誰參加了布魯金斯學會的傑出院士居住,導致了前所未有的行動,如削減基準利率至零,並買入債券,以降低長期利率。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上月表示,其基準利率可能會保持低位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債券購買計劃結束後。美聯儲,持有為期兩天的政策會議從明天開始,表示將在考慮何時提高利率衡量一個“廣泛的信息”。

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及金融狀況一般都很支持經濟增長和財政拖累,但仍然存在,已大大減少,說:” 彼得·胡珀,首席經濟學家德意志銀行證券公司在紐約。
美聯儲官員在上個月的政策聲明,提升預測漲幅在勞動力市場發布的預測及預測的主要利率將上升到1%,到2015年年底。

“增長加快,2014年和2015年的樓市復甦正在獲得牽引力和家庭資產負債表都好得多,說:”克里斯托夫Barraud,首席經濟學家市場證券律師事務所在巴黎誰一直是美國經濟的頂部預報過去兩年來,根據彭博彙編的數據。“公共支出將反彈後的聯邦赤字和顯著盈餘的國家”水平下降。“
Barraud預見“大幅反彈”在今年的第二季度,以“接近4%”的增長,其次是為今年餘下時間一率“略高於3%。” 從長遠來看,他預測“GDP將返回大約在2000-2007年期間,即2.7%,達到的水平。”

歐洲恢復

全球經濟增長,其中包括從區域債務危機在歐洲的恢復,也幫助了美國的全球經濟可能會在3.6%的速度在2014年到2016年擴大,3.9%在2015年和4%,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本月表示。這是從2013年的估計3%。
“全球經濟增長加快,”Barraud說,通過恢復在日本的幫助下,“在中國微型刺激措施,並在新興國家的財政和貨幣調整。”
美國勞動力市場呈現出癒合的跡象也從10%在2010年10月失業率下降。美國非農就業上升,平均187,000一個月過去八個月,勞工部的數據顯示。
經濟學家更悲觀的預測仍然認為他們的意見會被平反。

歷史趨勢

增長依然“低於歷史趨勢,”戈登,誰預測的擴大可能會停止在未來的世紀中說,由經濟研究國家統計局在2012年8月出版。創新的貢獻,以更高的生活水平將放緩,而逆風如由於人口老齡化,增加收入不平等將減少增長,他說。
只是因為經濟擴張並不意味著每個人股的好處,他說。GDP數據反映“的最高的1%誰每年累計至少有一半的年收入增長收入不斷上升,”他說。
薩默斯說,他仍然關注美國可能是一個“長期停滯”,即美聯儲無法提供足夠的刺激,而不會危及金融穩定提供充分就業。
“或許將加速增長,但如果它與目前的財務狀況,多久會前,我們先來看看金融過剩主要出現?”薩默斯在接受彭博電視台採訪4月25日說,“我們需要更多的刺激經濟增長的什麼地方比寬鬆的貨幣政策等。“

人口老齡化

PIMCO的格羅斯在接受彭博電台採訪時4月4日表示,雖然美國擁有“良好的2014擺在我們面前,”這個國家仍然是“伴隨著很多其他結構性因素”,如人口老齡化面臨放緩的生產力。
華爾街的經濟學家,近期癒合家庭和政府財政遠遠超過大約持續放緩的擔憂。
“該阻力正在減少,”說克里斯Rupkey說,在三菱東京UFJ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紐約的首席金融經濟學家。“這可能是一年,而我們的預測仍然是一個充滿希望的。”
悲觀的預測,從反應過度幹到2009年以來一個令人失望的經濟復甦,補充卡爾Riccadonna,資深美國經濟學家在紐約德意志銀行證券。
“也許2014年我們轉回到老正常​​,沒有新的正常的,我們要看到經濟增長較快的一年,”他說。“我認為我們正在與新的正常現象做了。”
要聯繫記者就這個故事:史蒂夫馬修斯在亞特蘭大smatthews@bloomberg.net
要聯繫負責這一個故事的編者:克里斯Wellisz在cwellisz@bloomberg.net馬克·羅納
轉載自bloomberg.com

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

Soros doubles a bearish bet on the S&P 500, to the tune of $1.3 billion

Soros doubles a bearish bet on the S&P 500, to the tune of $1.3 billion
Soros Fund Management has doubled up a bet that the S&P 500  is headed for a fall. Within Fridays 13F filings news was the revelation that the firm, founded by legendary investor George Soros, increased a put position on the S&P 500 ETF by a whopping 154% in the fourth quarter, compared with the third. (A put or short position basically gives the owner the right to sell a security at a set price for a limited time, and in making such a bet, an investor generally believes the security is going to decline.)

The value of that holding, the biggest position in the fund, has risen to $1.3 billion from around $470 million. It now makes up a 11.13% chunk of all reported holdings. It had been cut to 5.14% in the third quarter, from 13.54% in the second quarter, which itself marked another dramatic lift on the bearish call.  The numbers can be found at Whalewisdom.com, which makes them slightly easier to digest than the actual  SEC filing. Writing on the Bullion Baron blog, Joseph has been quick to alert readers to the hedge funds bets on the S&P 500, offering up a summary of changes to that call from mid-2011 onward. For the four quarters of 2013, that short has followed a pattern of big highs and big lows. Of course, Joseph said, the bearish S&P call could be a hedge and, as its six weeks into the next reporting period, it may have already been reduced or increased. But he said it could also be indicative of jitters: In  January, Soros highlighted risks coming out of China and drew a comparison with the lead-up to the crash of 2008.

Its possible that the SPY puts are just a hedge, weighed against other long positions he holds in specific stocks. However, the views he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lead me to believe he thinks another crisis is brewing (led by China on this occasion) and the SPY put position could be an attempt profit from it, says Joseph.

The second- and third-biggest positions in the 13F were a fresh put on the Energy Select Sector SPDR fund and a big jump in holds of Israeli pharmaceutical maker Teva.  Read about more changes in Soross quarterly holdings here. Soros and his hedge fund arent alone if theyre feeling unease at the bull run for markets. Its been roughly 28 months since a substantial correction for the S&P 500, which is down 0.5% for the year after having endured a pullback earlier this month, triggered in part by jitters over emerging markets. Strategists have been debating about when and how the correction is going to happen.

As for whether investors should ape the 13F followings of others, MarketWatchs Bill Watts pointed out last week that the 45-day lag in the holdings is particularly tricky when it comes to calls like a huge bearish bet on the S&P 500. And he found that while hedge funds outperform on the upside, they do far worse on the downside. It was Soros himself who famously once said: I rely a great deal on animal instincts. And as we all know, Georges made some big, crazy, winning bets in the past.